亿辞网手机版
古文翻译在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全文译文、对照翻译★★
前一篇:公输 后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照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经典文言文:
陋室铭 湖心亭看雪 使至塞上 五柳先生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石潭记 行路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公输 鱼我所欲也 涉江采芙蓉 夜雨寄北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鸿门宴 蜀道难 秋兴八首 过秦论 望海潮 水龙吟 鹊桥仙 江南逢李龟年
商山早行 钗头凤 过故人庄 关山月 扁鹊见蔡桓公 春夜洛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旅夜书怀
将进酒 石钟山记 扬州慢 李凭箜篌引 买椟还珠 秋词 硕鼠 如梦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苏幕遮 相见欢 湘夫人 雁门太守行 一剪梅

大家都在看: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
国殇原文及翻译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原文及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

《亿辞网》古文词典,提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出处及作者,全文译文对照翻译等等。

更多内容请查看【亿辞网】。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翻译是什么,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